中国
文化
识非遗之魅,
传非遗之美
—传统戏曲篇
近日,由来自不同地方的队员组成的中南财经*法大学尼加提·雪莲花湖北武汉中南大分队深入了解了各自家乡的非遗文化,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的非遗之魅。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湖北武汉中南大分队一同看看那些被计入非遗项目名录的传统戏剧吧~
淮剧
01
简介
淮剧又称“江淮戏”、“盐城戏”、“江北小戏”等,它起源于苏北的香火戏,在江淮之间的淮阴、盐城、扬州地区和沪宁线上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及安徽滁州、浙江长兴等地广泛流传。清末民初,江淮小戏闯进上海滩,经历了搭墩子、摆地摊、拉帏子等早期发展阶段,渐渐从茶楼戏园走上专业舞台。上海的淮剧班社吸纳了一些京剧演员,在演出中形成“京夹淮”的特点,取得长足进步。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戏曲剧种统一定名为“淮剧”。
有“古傩遗响,梨园奇葩”之誉的淮剧“花开上海,根在江苏”,是江苏、上海两地共同培育的一朵戏曲艺术之花。它既是江苏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海派文化密切相关,同时反映着积淀深厚的江苏文化特征和积极创新的海派精神,具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02
行当划分
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各行又有分支。如生行分老生、小生、红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衫、老旦、彩旦、闺门旦等。
早期的三可子,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后来受徽剧、京剧影响,才逐渐有所发展,有大二三花脸,老少父母旦之说。但也并非全部严格分行。如小生演员,也能唱老生、丑行。花旦演员,也能唱青衣、武旦。很多演员都是一专多能,文武双全。少数全能的演员,能担任淮剧所有行当的角色。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