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补骨脂素 http://m.39.net/pf/a_4342643.htmlP2型层状氧化物具有有序的Na+/空位排列和P2→O2/OP4相变,在Na+的脱出/嵌入过程中表现出多重电压平台。P2型正极缺钠易导致深度脱钠时的结构稳定性差,Na+的脱出/嵌入可逆容量有限。这些缺陷导致大多数P2型层状氧化物的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
最近,南开大学焦丽芳教授和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联合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发表题为RealizingCompleteSolid-SolutionReactioninaHighSodiumContentP2-TypeCathodeforHigh-PerformanceSodium-IonBatteries的论文。为了应对以上问题,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富钠(0.85)和无平台的P2型正极Na0.85Li0.12Ni0.22Mn0.66O2(P2-NLNMO)。在宽电压范围内的完全固溶反应既保证了快速的Na+迁移率(10-11到10-10cm2s-1)又保证了小的体积变化(1.7%)。富钠P2-NLNMO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4mAhg-1,5C下周循环后具有85.4%的容量保持率。充分的钠和完全的固溶反应是实现高性能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的关键。
图文导读图1P2-NLNMO的结构与形貌表征图1a和1b分别显示了P2-NNMO和P2-NLNMO的X射线衍射(XRD)和精修图。所有的衍射峰归属于典型的P2相。XRD精修图显示,Li、Ni、Mn原子均位于过渡金属层内,占据八面体2a位。在Na层中有两个不同的棱柱状位置。一个是边缘共享位点(Nae),另一个是与相邻氧化层(Naf)的面共享。由于该位置的静电斥力较低,观察到在Nae位置的优先占有,这在P2型化合物中常见。为了进一步了解钠的非化学计量比为0.85时形成P2-NLNMO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P2/O3-NLNMO的生成能(Eform)。如图1c所示,采用Rm对称性,P63/mmc空间群的P2-NLNMO(-.49eV)的形成能小于O3-NLNMO(-.64eV)。因此,在该组成下,P2-NLNMO结构的热力学稳定性比O3-NLNMO相的更高。进一步,作者采用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P2-NNMO和P2-NLNMO样品进行了表征。P2-NLNMO具有板状形貌,粒径约为1-5μm(图1d,e)。图1f中的高分辨率TEM(HRTEM)图显示了5.6?的清晰晶格条纹,与六角P2-NLNMO的()面匹配良好。采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方法获得了P2-NLNMO的具体结构信息。根据沿着[]区域观察的P2层状结构,如图1g所示。图1h为P2-NLNMO的EDS图,表明Na、Ni、Mn、O元素在P2-NLNMO中均匀分布。图2P2-NLNMO的性能及P2-NLNMO/HC全电池的性能随后,作者测试了P2-NNMO和P2-NLNMO的性能。图2a和2b分别显示了在前五周循环中,电流密度为0.1C时,P2-NNMO和P2-NLNMO的典型充放电曲线。P2-NNMO的充放电曲线显示出几个电压平台。低于4.0V的平台是由于不同的Na+/空位重排,高于4.0V的平台对应于从P2到O2的相变。P2-NLNMO电极的CV行为类似于电容器的CV行为,这是由Li取代后Na空位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引起的。P2-NNMO在前几周循环中容量衰减很快,特别是在4.0V以上的电压范围内。P2-NLNMO的高稳定放电容量为.4mAhg-1,如图2b所示。P2-NLNMO的充放电曲线是完全倾斜的,即使在高于4.3V的电压下,4.3V以上的P2→O2转变完全被抑制。当充电到4.5V时,充放电曲线中的长电压平台来自阴离子氧化还原。此外,P2-NLNMO也显示出比P2-NNMO更好的倍率性能,如图2c所示。图2d显示了P2-NLNMO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P2-NLNMO在0.1、0.2、0.5、1、2、5、10、20C下的可逆放电容量分别为.4、.9、.2、.8、.4、.8、95.8、79.3mAhg-1。优异的倍率性能可能归因于具有快速Na+动力学的固溶反应机理。P2-NLNMO在5C下的循环性能图2e所示。P2-NLNMO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0.4%,周后5C时容量保持率为85.4%。同时,P2-NLNMO优异的空气/水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其应用前景。通过与硬碳(HC)负极耦合,作者组装了P2-NLNMO/HC全电池(图2f)。由于硬碳在第一周循环中的库伦效率较低,因此在全电池中使用之前对其进行了预循环。根据负极材料的质量,P2-NLNMO//HC全电池在0.2C时可提供约mAhg-1的高可逆容量,平均工作电压约为3.4V(图2g)。此外,周后,全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容量保持率为85.6%(图2h)。图3P2-NLNMO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为了进一步了解P2-NLNMO在Na+脱出和嵌入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作者在2.0~4.3V的范围内对第一周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结构进行了原位XRD分析(图3a)。相应的强度等值线如图3b所示。当Na+脱出时,(),()和()衍射线因ab面收缩和电化学氧化的离子半径较小而向更高的角度移动。同时,P2-NLNMO的()和()峰明显向低角度偏移,说明相邻氧层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大,c轴正在膨胀。在放电过程中,这些衍射峰都回到原来的位置,显示了P2-NLNMO中钠的高可逆存储行为。固溶行为还反映在不同的钠脱出和嵌入状态下P2-NLNMO的晶格常数(a和c)和单位细胞体积(V)的连续变化中(图3c)。X射线衍射图显示a轴和c轴的变化规律与()和()衍射线的位移一致。由于完全消除了P2→OP4/O2转变,这种低电池体积变化几乎为零应变。因此,在P2-NLNMO中,离子半径相容、费米能级差异很大的Ni/Mn部分Li取代有效地抑制了Na+空位有序化,消除了循环过程中的相变,从而在更宽的Na插层范围内扩展了完整的固溶区。图4电荷补偿机理分析为了阐明P2-NLNMO对Na+脱出的电荷补偿机理,进行了X射线原位吸收结构光谱(XAS)测量。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下收集了Ni和MnK边的归一化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如图4a和4b所示。充电至4.3V后,P2-NLNMO的NiK-边吸附谱(图4a)明显向高能方向移动3eV,表明Ni2+氧化为Ni4+,而Mnk边吸附谱(图4b)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没有变化,表明在P2-NLNMO中Mn4+没有电化学活性。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在Ni和MnK边进一步研究了P2-NLNMO的原子间距离,如图4c和4d所示。在P2-NLNMO的第一个Ni-O配位壳层中,为了补偿电荷平衡,在NiK边观察到原子间距离缩短和傅里叶变换(FT)幅度降低。脱出钠后MnK边没有明显变化,Mn离子仍保持四价态。EXAFS结果与XANES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结果吻合良好。与原位XRD结果所揭示的晶格参数a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在TM-TM第二配位壳层中,Ni和MnK边都向较低的面内原子间距方向移动。图5P2-NLNMO的储钠动力学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固溶体和多相反应中Na+的动力学差异,对P2-NNMO和P2-NLNMO样品进行了恒电流间歇滴定(GITT)。在P2-NNMO的GITT曲线中观察到三对明显的电压平台(图5a),反应出典型的多相反应。GITT曲线(图5b)中P2-NLNMO的平衡电压呈现连续变化,表明钠嵌入/脱出时的固溶途径。根据GITT,计算出的Na+(DNa+)在P2-NNMO和P2-NLNMO中的扩散系数如图5c所示,由GITT确定的P2-NLNMO的DNa+值约为10-11~10-10cm2s-1,比P2-NNMO的DNa+高出两个数量级。通过DFT计算,计算了Na+脱出时的形成能(Eform)以确定单相路径,如图5d所示。可以发现,在Na脱出过程中,P2相的形成能总是低于O2相的形成能,表明P2是整个电化学过程的热力学稳定相。这一结果也为P2-NLNMO的固溶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图5e所示,P2-NLNMO中的Na+离子通过二维扩散途径迁移,这有利于Na+的扩散动力学,符合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特性。图5e的右侧显示了单个Na层内相应的垂直轨迹图,这表明Naf-Nae-Naf是一种理想的扩散途径。此外,在不同温度(,,K)下进行的AIMD模拟获得扩散能垒(Ea)。通过拟合MSD时间曲线可以得到扩散系数D。根据计算得出扩散势垒为0.32eV,如图5f所示,P2-NLNMO的扩散势垒值相对较低,与实验GITT结果吻合较好。总结展望综上可知,在富钠P2型Na0.85Li0.12Ni0.22Mn0.66O2中,固溶区优先于两相反应/Na空位有序。原位XRD分析表明,Li取代后,P2→O2/OP4相变和Na+/空位有序化均能成功地转变为完全固溶体区。由于Na输运的简化,通过GITT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获得了快速的Na+扩散(10-11~10-10cm2s-1)和低扩散势垒(meV)。结果表明,富钠的P2-NLNMO化合物比容量为mAh·g-1,平均工作电压高达3.5V,充放电曲线完全平滑,无任何电压平台,这有助于提高倍率性能和超稳定循环性能。本工作强调了高钠含量P2型正极固溶反应机理的重要性,保证了富钠P2型正极既具有体积变化小、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又具有良好的Na+动力学性能。文献信息RealizingCompleteSolid-SolutionReactioninaHighSodiumContentP2-TypeCathodeforHigh-PerformanceSodium-IonBatteries.(Angew.Chem.Int.Ed.DOI:10.1/anie.)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