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纳富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三个邻国有什么牛的,国名都是中国人给你 [复制链接]

1#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文章类型

历史文化

字数

,阅读约3分钟

长期以来,我们中国的几个周边国家变着法子,极力挑起事端。他们一个比一个牛气冲天,有的还在反对我们中国。他们似乎忘了一件事,连中国人都给自己起了国民。比如日本,朝鲜,越南,都是中国古代皇帝给的名字。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需要你去想给你起名的恩典,而只是提醒你一件事:你的父亲永远是你的父亲!。

汉朝光武帝和武则天分别改名日本。

南北刘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中明确记载了“汉日王”。汉光武帝时,日本遣使拜汉。刘秀一高兴,给日王起了个名号--“日王”。这意味着,从东汉开始,中日两国就一直存在册封和被册封的现象。

平心而论,这个“日本人”并不是一个好词。当时有三层含义:一是短,丑;二是简单听话。三是说话做事,长篇大论。不过,不得不佩服刘秀的文字功力,这颇形象不是挺贴切的吗?

唐朝时,武则天应日本人民的祈求,做了一件好事--将日本国名改为日本。

顾名思义,“日本”是“日本的基础”,也可以理解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认为,站在中国海边向东看,日出很可能在日本。武则天改名一事,唐以前任润州特车夫的张守介有记载。写在《史记·正义》一书中。原文为“……日,武皇后改日,国在白济南,隔海相望,居岛上”。

朱元璋赐国名“朝鲜”李成贵朝

公元年,朱元璋派大将冯胜和兰屿镇攻占辽东。高丽王辛禹派使者去见朱元璋,建议铁岭以东原为高丽领土,要求土地物归原主。被朱元璋拒绝后,辛宇发动了战争。

作为朝鲜军队的指挥官之一,李成圭一直主张与明朝搞好关系。在他的指挥下,调转枪头,将他杀回了中国。他废黜辛宇,建立李朝。高丽死了。

李成贵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便派使者向明朝递交国书,当上了大臣。同时,他恳求朱元璋给他起个新名字。

朱元璋从李成贵当初拟定的名单中选择了一个,并定下了李成贵创建的新国家的国名--朝鲜。这两个字的意思,当然是充满正能量的:朝阳清新明媚。

朱元璋还下诏:将朝鲜列为今后永不征服的国家,以鸭绿江为两国分界。朝鲜尊明朝为中国,采用明年年号。历代统治者即位后,都会派使臣上报,请明朝皇帝赐爵。

嘉庆皇帝改“安南”为“越南”

唐朝时期,越南只是区区一个安南首都。公元年才设立,办事处设在今天的河内。直到南宋时期,才有人在安南之后加了“国”字。估计南宋皇帝会被金朝和蒙古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治理偏远的小州。

清嘉庆年间,安南王阮富英遣使上表,请求国名为“南越”。这怎么行?要知道历史上,中国的南越几乎覆盖了今天的两广地区,你们安南地区所排斥的土地只是交趾县的土地。嘉庆皇帝改变主意,赐国号“越”,意思是你安南国在大明百越之南。阮富英本人也得到了一个新的称号:嘉隆皇帝。此后,“越南”的国名一直没有改变,直到现在。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