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纳富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撒切尔夫人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 [复制链接]

1#

“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来自我们内部……”这句话在许多时候、许多地方都是适用的。

年,对于苏联人民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曾经让他们引以为豪的红色帝国顷刻间解体,这是东西对抗史上的至暗时刻。今天,回想起镰刀锤子旗落下的那一刻,就会发现苏联解体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党内的异化

当时,产生变化的不只是美苏实力上的对比,更为根本的是苏共党内自身的变化。

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苏共就逐渐从一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一步步蜕变为所谓的“全民党”,这实质上就是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权集团。列宁的导师形象被他们改造为一个越加模糊的图腾,用以维护其执政的合法性。而此时,党也开始背离人民的利益,苏联领导干部逐渐蜕化为一群贪婪的官僚。

在经过长达18年“稳定的”勃列日涅夫时代后,苏共的特权阶层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为了维护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些既得利益者开始搞起了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是搞私有化,大批的干部从政界转战商场,成为掌握财富的资本家。

与此同时,某些原本就自视高人一等的苏联“知识分子”,也开始跳出来,迫不及待地宣布改革的必要性。这些人看似高尚,其实则是妄图在动荡中分一杯羹。后来,这些靠“民运”上台的这批人,无一例外地成了新贵族。譬如格鲁吉亚的萨卡什维利、乌克兰的尤先科等等。

撒切尔谈如何瓦解苏联

不仅仅是在党外,在苏共党内,许多人为了抓住权力同样选择去搞“挟洋自重”,戈尔巴乔夫也不例外。

年,在雅克列夫的牵线搭桥之下,时任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郊区举行秘密会谈。他们谈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在这次会谈之后,西方国家立即统一舆论,形成对戈尔巴乔夫的广泛赞誉。

据资料记载,当时西方国家盛赞戈尔巴乔夫是“理想的苏联接班人”,是“可以打交道的人”。那时,戈氏的那颗招牌式的半秃脑袋经常出现在西方媒体的各种杂志上,其中也包括美国《时代周刊》。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7.8购买

年,当戈尔巴乔夫成功当选为苏联领导人的消息传来后,西方世界为此欢呼雀跃。撒切尔夫人曾自豪地说:“是我们把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当了总书记。”其实这也是西方世界定向培养对手的一次胜利。

用来佐证的事例还有很多,年的雷克雅未克会谈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面对里根的咄咄逼人,戈尔巴乔夫亮出了他的底牌,即已经做好牺牲苏联利益的准备。他后来公开的承认:“在雷克雅未克会见时,实际上已经把苏联交付给美国任凭处置。”正如一位苏联外交官所说,冷战是在地中海暖洋洋的海水中埋葬的。

如果说戈尔巴乔夫还只是充当西方世界传声筒的角色,而叶利钦、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则在不归路上走得更远。

早在年夏,还是戈尔巴乔夫忠实伙伴的叶利钦就已经开始和美国方面接触。叶利钦公开的反共倾向给美国大使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美国开始抛弃戈尔巴乔夫,定向培养叶利钦。从此之后,叶利钦代表的反叛力量逐渐成为苏联政坛的主流力量。

在叶利钦被开除出政治局之后,党内的分裂斗争达到了顶峰。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治斗争,说白了就是一场苏共高层瓜分国家财富的利益之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些人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公开向西方国家卑躬屈膝。例如,在这场斗争的最后,美国竟然被请出来充当“协调人”的角色。这是何等的讽刺!

苏共反叛者们最终成了后来苏联解体最大的获益者。如今俄罗斯最富有的人正是当年的党内“精英”。相比之下,戈尔巴乔夫的晚景则要凄凉的多,最后竟然沦为拍广告的“艺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