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纳富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鱼如果生活容易,谁又愿意拿着生命与 [复制链接]

1#

余华说,“拉克斯内斯的《青鱼》让我明白了史诗并不只是篇幅的漫长,有时也会在一部简洁的短篇小说中出现。就像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说的‘一种无限度的红色只能由大脑去想象’,《青鱼》差不多是完美的展现了文学中浩瀚的品质。它在极有限的叙述里展现了没有限度的思想和情感。如同想象中的红色一样无边无际。”

冰岛,是一个靠近北极圈的国家,它的首都雷克雅未克素有“文学之都”之美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尔多尔·基尔扬·拉克斯内斯便出生于此,因为家境贫寒,从小饱经磨难,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属于自学成才的作家,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小说也跳出了传统文体形式的束缚和拘泥,语言质朴,哲理深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青鱼》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小渔村,这里冰天雪地,气候寒冷,生活资源极其匮乏。所幸的是靠近渔村的深海里生长着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青鱼,渔民们以捕鱼为生,青鱼则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最大的资源,给他们带来过辉煌的财富和富足的生活。可是由于某种神秘的原因,青鱼却逐渐消失殆尽,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渔民们食不果腹、恓惶惨淡,这样的日子维持了漫长的17年。17年后,杳无踪影的青鱼却再次如潮水般涌来,面对从天而降的财富,渔民们欣喜若狂。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很多人不惜一切手段,尽其所有方法捕捉青鱼,甚至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拿着生命搏生活。

读者曾经阅读《青鱼》这部小说是在10年前,那时缺少生活的历练,没有生活的压力,有的只是单纯的美好理想和对幸福的向往,对书中人物的衣食住行、生活劳动皆被青鱼所左右,感到很难理解,甚至感到有些好笑,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只觉着是人们的贪婪和无知,全然不知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无奈,更无法从更深层面知道那是人们在恶劣环境下和生命的抗衡。随着生活的打磨和自己阅历的丰富,再次重温这部小说,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些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的是生存的艰难,折射出的是贫困重压下人性的本质,表现出的是在艰苦环境里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

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促使渔民透支身体换取财富

青鱼按着它自己的怪癖能叫人变成富翁,也能叫人变成穷汉。

深海里的青鱼,为居住在小渔村的人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财富。人们日复一日的下海捕捞,在冰冻的荒原上次次满载而归,一条条鱼儿在他们的眼里,那不是鱼,是渔民们的衣食住行,是一家老小的依靠和保障,更是他们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渔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果逐渐换来了不菲的收益。山里的村民住上了宽敞阔气的房屋,村镇的商家拥有了富丽堂皇的店面。孩子们也被送去了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学习,青春美丽的姑娘们添置了时尚的新装。外地的商人们也纷至沓来,商业贸易日趋繁忙。整个渔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蓬蓬勃勃的繁华景象。作者在文章开篇也大篇幅的进行了描写,着重点明了渔村人的命运要依靠栖息在深海里的这些任性的青鱼来决定,青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光流转不息,命运多戕弄人。作为渔民生命线的青鱼却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一夜之间突然消失,持续了17年再也见不到青鱼的踪影。失去了青鱼的渔村很快褪去了往日的繁华,无鱼可捕的渔民逐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一切都跌入了黑不见底的深渊。然而青鱼就像上帝一样,在消失了整整17年后再次光临了这个渔村!

这可是他们望眼欲穿的青鱼啊,是大自然的怜悯和馈赠,它拯救着被饥饿折磨了17年的人们。青鱼的到来,将渔民内心的希望点燃,将他们的情绪推向了命运的风口浪尖上。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让他们将青鱼当做救命稻草般牢牢地抓着,始终不愿松手。人们兴高采烈,倾巢而出,不分老少,不分男女,不顾身体状况,他们携带着刀子、勺子、和铲子,提着桶,拿着盆,络绎不绝地来到码头边。这里升腾着久违的欢笑,流淌着幸福的音符,每张憔悴的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卸鱼、刮鱼、运鱼,人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忙碌。慢慢地,青鱼让渔村里贫穷的人们再次都变成了富翁,该还债的还完了债,该上学的又重新拿起了书包,牧场也有了一群群吃草的奶牛,当地的银行又迅速聚集起了人们百万克朗的财富。

但在财富积累的背后,却是人们透支身体博来的富足生活。由于长期的失眠和过度的疲劳,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干着活便一头栽倒在地,永远也醒不来;有人精神错乱,胡言乱语,逮谁打谁;就连即将死去的病人,也回光返照般将药丸掷向大夫,又开始张罗起渔网准备出海;那些刮洗青鱼的孕妇,在阵痛发作后被人们强行送回了家,可是没过多久,她们又像没事人一样回到了劳作现场。

文中极具节奏感和画面感的语言,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看似人们在拿生命博取财富,其实是他们恐惧青鱼的再次离开,饥饿的记忆挥之不去,而青鱼的一旦离开,饥饿将卷土重来,大自然又会把他们抛向命运的漩涡。因而,为了生活,他们别无选择,唯有透支身体,拼尽全力,才能换取未来生活的保障。

严酷的环境使他们将自身的命运寄托于青鱼

贫瘠的资源和有限的自然条件,导致人们的生活物质极其匮乏渔民们生活的冰岛,冰川遍布,格陵兰海和挪威海环绕四周,临近北极圈。受着冰岛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寒冷气候的影响,人们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可以利用的也只有少量的牧场,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无法自给,满目的冰川不能给人们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人们只能将目光投向深邃的大海。勤劳的渔民们为了多赚点钱养家糊口,维持艰难的生计,他们每天仅仅只睡一个小时,整日忙碌在寻求可以果腹的食物上。但随着青鱼的消失,渔民们一次次垂头丧气空手而归,心存的希望也一次次被现实打碎。人们再次谈起青鱼,无不流露出深深地无奈和无尽的留恋,繁华的往事如过眼云烟,恍若隔世。

渔夫们的房子开始破旧漏风,生活开始无着无落,孩子们也都上不起学,只能辍学在家。家里曾经添置的新衣已经破旧不堪,衣不蔽体。附近的商店倒闭了,银行破产了。为了能让一家人活着,不至于饿死,男人们就出门找活路。留在家的女人和孩子们就去外面割草喂几家合养的奶牛,但割到的草也仅仅只够奶牛凑合着吃。

冰岛的冬季就像人们渴望青鱼再次出现那么漫长,饥饿、寒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他们一趟趟的去码头,又一趟趟的无功而返,大自然恶劣的天气彻底断绝了这群被饥饿和寒冷折磨着的人们的求生之路。

傲慢的官员和冷漠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得不到社会的关怀和救济被生活所迫的人们聚集在广场上寻求生机,却招来了当地官员的横加指责,他们谩骂老百姓们又蠢又懒,只会制造麻烦。他们一次次训斥着煎熬中人们,既然有这么多的空闲时间,却只知道游手好闲,像个傻子似地站在广场上挨冻。他们认为人们应该趁着这段休闲时间去好好读书,长长见识,促使自己不断进步。首都的名流们也纷纷到来,免费给老百姓们举办各类知识讲座。但让他们感到诧异的是,除了牧师、医生、律师外,却无一个老百姓前来。于是他们便有了恨铁不成钢的忿忿感,觉得这些渔夫们简直不可理喻,不但缺乏精神信仰,竟然连送上门的知识盛宴也无动于衷,可见这儿的人是多么地愚昧无知。

但此刻的老百姓们却正在为家里嗷嗷待哺孩子而唉声叹气,正在为家里能有一间遮风挡雨的安身之处而煎熬发愁,正在为能借来一小撮面粉而绞尽脑汁。写诗、读书、政治,这些精神上的食粮,对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们来说,如同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将肚子填饱。

地方官员的傲慢和冷漠就像周围寒冷的冰川一样散发出阵阵的寒意,无时无刻刺痛着渔民们的身体和心灵,这种寒意,痛彻心扉,让渔民们心灰意冷,走投无路的人们急切地期望救命的青鱼给他们带来温暖,带来希望。

紧抓不放的青鱼是老人对富足生活的回忆和眷恋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位名叫老卡达的90岁高龄老人,老人的腰已经弯得伸不直。青鱼的到来,让佝偻着背的老卡达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辛苦劳作一天,也只能刮满3桶青鱼。但她依然不知疲倦地刮着一条条青鱼,来赚取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即便儿子如何好言相劝,如何用粗暴的语言想激怒她离开,都不能让她丢掉刮鱼的刀。

在漫长的一生中,她忘记了许多事,比如自己的儿女、情人、孙子,但贫穷苦难的经历让老人刻骨铭心,生活唯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老人体会最深,她记得只有青鱼才能让家人们活下去,因而本是颐养天年的岁数,她却依然和年轻人一样,拿着身体换取那一点点微薄的酬劳。当儿子强行带她离开时,她边哭边骂着儿子,看似是对儿子发泄不满,其实是担心失去心中那期盼多年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得到不计其数的青鱼,这满筐满筐的青鱼在老人眼里是以后生活的依靠,是一份份积累起来的财富,更反衬出老人对17年前拥有取之不竭的青鱼而带来的安定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现在这一切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但儿子却夺走了老人刮鱼的刀,这是割断了老人的美好回忆、砍断了老人的精神支撑柱啊!90年来的精神寄托和时日不多的未来,都浓缩在这一条条的青鱼身上。青鱼是老人也是渔民们身体里流淌着的血液,是他们生命中的基因,他们视青鱼如生命,代代相传。

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人们永远值得尊敬

余华在《活着》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部小说语言简洁质朴,融入了作者切身的人生经历,读来真实感人。如同作者在他那部最优秀的作品《渔家女》里所说,“同情是最高级的诗歌的源泉……”因而,在这部小说中,人类的苦难让作者将悲悯的眼光放在了文字之上,平实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人类的热爱和同情,以及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敬畏。

人类最深痛的灾难便是饥饿带来的苦难,面对大自然设置的一道道障碍,为了活着,他们必须忍受命运的摧残,必须拿着生命去和大自然做着殊死的搏斗。人人都知道生命仅有一次,可是在命运的低谷,那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谚语和励志的鸡汤文还不如一把野菜来的实惠。

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叶落长安》,讲述了年在河南连续几年灾荒之后,颗粒无收,导致大批的难民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颠沛流离,在兵荒马乱中逃荒来到陕西谋生活的故事。女主人公郝玉兰在西安小东门暂时寻找了落脚之处,在生活极其艰辛的年代里养育了七个孩子,风风雨雨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面对窘迫的生活,郝玉兰坚信着活下去的信心,坚信只要活着就有改变生活的希望,只要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种面对苦难的态度和《青鱼》里描写的渔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说《叶落长安》是一部心酸的迁徙史,那么《青鱼》则是一篇绝地求生的生活史,各自的主人公都演奏出了不同的命运交响曲。

今天的我们只是看了看这些作品,对于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们,谁又能懂得他内心的酸楚和无奈?谁都知道生命的宝贵,可是生活却不从曾优待过他们。如果生活容易,谁又愿意拿着生命与命运抗争到底?

冰岛的渔民们,他们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普通而平凡,青鱼就是他们全部的梦想、希望、尊严、信心、责任……从他们的身上,读者似乎也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青鱼”,或感情上的,或工作中的,或生活上的,那种内心的煎熬、困顿、无助,无不让人倍受折磨,寝食难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多数人从出生就注定像一群没伞的孩子一样,只能在风雨里奔跑。因而便同他们一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大自然抗衡,用生命书写着人类面对艰辛不屈不挠的赞歌。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很渺小,但同时也很伟大。面对苦难的生活,许多悲壮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在历史的长河中,强者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弱者被命运扼住了咽喉。古今中外,每一个有着不屈精神的人都值得人们钦佩;每一个有着坚强意志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人都值得人们尊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